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第202次例会于2011年6月25日在昆明医学院西教学楼413举行,会议由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资深会员刘湘源教授和研究会青年骨干穆静老师共同主持,参会人员有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会员、理事、专家学者、青年学子等。
会议内容如下:
一一、 信息通报
1 张楠婕老师通报ARROW支持的《开罗协议后的15年》通讯翻译项目情况。
2 熊源发教授通报:请各小组作半年总结与计划。
3 张开宁教授通报研究会成功入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第七轮项目以及由江汀老师负责的缅甸援建工地健康教育合作项目、师振黎老师的助学项目、焦锋老师的中甸藏区健康教育项目。
4 唐松源老师介绍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第七轮项目的主要内容并公布项目工作的联系方式。
二二、专家讲座
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万红教授为参会者做了题为《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个案工作》的学术讲座。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是基于自下而上的深层次社会管理的基本服务。高万红教授将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的内涵和方法。并结合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实例,带来了民间组织投标、政府购买服务的新形势和理念。结合健康与发展领域来说,例如农民工性健康问题其深层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而个案工作的核心在此即体现为科学的价值观,公平正义,助人服务。个案、小组与社区是社会工作的三种方法,个案工作是从人本出发、注重案主人格发展的工作过程,也是一门细微的工作艺术。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思想政治工作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个案工作所运用的基本技术例如专注行为,同理,发问,赞赏等,是专业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技术,在国外,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高万红教授还通过一个生动的个案《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抗逆力建设过程研究》展示了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的具体方法实施过程。使得该讲座理论与案例相结合,深入浅出,极具实用性。为我们致力于健康促进、两性平等、社会和谐的项目运作、学术研究的广大学者、老师和同学提供了新的视野,拓展了工作方法。
三三、听众提问和互动讨论
1、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昆明市一些医院开设的心理医疗门诊也在做类似的工作。如本次例会上参会的某医院精神科退休的李医生发言分享了心理咨询工作的现状和一些经验。高万红老师表示,社会工作相比于心理学咨询来说,更注重服务对象所处的人文社会背景,中国的心理学职业化过程尚待完善,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互补或整合,对于推动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良好的社会意义。
2 社会工作与健康、发展的拓展空间
YHDRA资深会员熊琼芬老师认为,在环境与健康领域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将会有很好的拓展空间。高万红老师表示赞同。YHDRA是一个多学科合作、在健康与发展领域具有多年经验的NGO组织、学术机构。搭建多学科的平台,让不同的学者能够各自发挥专长,大家优势互补,携手共进,是YHDRA多年坚持的理念之一。社会工作与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结合、碰撞、互动,将会在健康与发展方面拓展更多的学术与实践空间。
3 社会工作方法在实践应用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青年会员王晶莹提问,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服务对象表现封闭的想象应如何处理和应对。高老师认为,社会工作非常注重服务对象的人本因素,例如情感反映。如果社会工作的执行者经过访谈可以诊断服务对象所存在的问题但是现有条件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建议不要随意打开其情感窗口,以免造成心理方面的其它伤害。这也是社会工作注重伦理学原则的要点之一。
4 社会工作在YHDRA以后工作中的拓展和应用
YHDRA理事长张开宁老师认为,社会工作方法在研究会以后的项目工作中值得引起重视。建议青年员工和会员们可以成立相关的学习或工作小组,共同探讨社会工作的科学方法与专业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在张开宁老师的引导下,研究会由穆静和赵书亮向大家公布了联系方式,对社会工作感兴趣的会员可通过电子邮箱或电话联络,促进社会工作方法在实用层面的推广。